咨询电话:400-185-5880

— 酒炮 —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酒炮

酒炮

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征战一生不负伤称赞他:威望颇高

时间: 2025-03-18 23:27:14 |   作者: bob半岛平台体育下载

1941年前后的淮南抗日根据地,在敌后抗战的大背景下,战士们不仅要在战斗的时...

产品详情

  

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征战一生不负伤称赞他:威望颇高

  1941年前后的淮南抗日根据地,在敌后抗战的大背景下,战士们不仅要在战斗的时候克服重重困难,即使下了战场回到营地,他们所要应对的局势仍然十分严峻。

  因此,在那一时期的淮南抗日根据地,不管哪个地方,都可以看见这样的一番景象。

  那些在日常生活中,习惯了用抽烟来消遣和缓解疲劳的战士,当自己的口袋里空荡荡的时候,当问遍周围所有人都找不出一支香烟的时候,他们就会将各种各样的树叶收集起来,简单地卷成香烟的样子,然后凑合着来抽。

  皖南事变发生后,张云逸担任了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的师长,同时,他还是淮南军区的司令员。

  有一次开会的时候,张云逸刚刚走进会场,就看到好几个战士蹲在地上,他们像是在寻找着什么。其中一位个子较小的战士很机灵,他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啥东西,把那个东西用两个手指夹着,然后点着就含在嘴里了。

  就在这样一个时间段,张云逸迈步走进会场,一看到司令员的身影,先前还蹲在地上的几位战士很快站起身,回到了自己的位置,那位小战士也赶紧把嘴里的东西吐出来,扔在地上后,他又把一只脚踩在那东西的上边了。完成这一连串动作的时候,小战士显得很慌张,他不愿意让司令员发现这些事情。

  然而这一连串的小动作,以及小战士脸上反常的表情,早就被张云逸看在眼里了。久经战场的张云逸,要是连这点观察能力都没有的话,恐怕连自己的安全都保证不了,如此一来,又有什么资格指挥别人作战呢?更别说当什么淮南军区的司令员了。

  一番询问后,张云逸知晓了事情的原委。原来先前蹲在地上的几位战士一直在找的东西并非什么宝贝,说起来甚至有点难为情,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习惯抽烟,苦于无烟可抽,他们就只好去捡别人抽剩下的烟头“解馋”了。

  张云逸看见战士们一张张难为情的脸,他在心里感慨起来:抽烟也是与敌人作战的一部分,如果连最基础的日常生活都无法保障,他们上战场的时候又怎么能全心全意地和日军作战呢?

  这次会议结束后,张云逸找到第2师的供给部长胡弼(bì)亮,就这样,张云逸又知道了战士们卷起树叶当香烟抽的情况,这一连串的事情,让他的内心很不好受。身为司令员的张云逸觉得每一个战士都像是自己的孩子,孩子每天抽树叶,自己竟然袖手旁观,这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。

  经过几天的考虑之后,张云逸再次找到供给部长胡弼亮,他建议道:“胡,你说我们能不能在这里开办一个烟厂,然后完全解决部队官兵的抽烟问题?”

  那么,张云逸的这番建议最终有没有正式施行,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众多官兵有没有摆脱卷树叶当香烟的生活呢?还有,在张云逸大将身上,还发生过哪些传奇和有趣的事情呢?

  张云逸一生南征北讨,参加了无数次战斗,但非常传奇的一件事情是,他征战一生却从来不负伤,久而久之,张云逸在周围人里就有了“福将”这个名号。另外,也曾用“威望颇高”四个字专门称赞张云逸在革命事业中的卓越表现。

  1892年8月10日,张云逸出生在海南省文昌县头苑区造福乡,他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。7岁的时候,张云逸进入当地的私塾开始有效学习。12岁时,他转入了当地的启明高等小学。

  在那段时间里,想知道张云逸家的真实情况,我们大家可以通过一个小细节来间接了解一下。10岁之前,张云逸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光着脚丫子生活的,长到十几岁的时候,他终于得到了一双布鞋,明明是一双极其普通的布鞋,张云逸却把它当宝贝,经常舍不得穿。

  长到16岁的时候,张云逸离家前往广州,随后,他开始在一位军官身份的同乡家里当勤杂工。

  从小家境贫苦,张云逸早早地成为了干家务活的高手,一般的家务都难不倒他,因此,虽然工钱少得可怜,但至少可以吃饱饭,而且,这位军官同乡一家人对张云逸还不错。

  同年春天,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堂第二期真正开始招生,得知这一条消息后,张云逸非常兴奋,他虽然年纪并不大,心中却早就有了大志向,他很想做出一番大事业。

  最终,张云逸以优异的成绩,顺利进入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堂。接下来,张云逸逐渐接触到了社会上正在逐渐兴起的新文化和新思想。

  不久之后,张云逸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,接下来,他依次参加了广州新军起义、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。参加黄花岗起义的时候,在800多人组成的先锋队里,张云逸接了一份并不轻松的职务,他担任的是炸弹队的队长。

  就是在这次黄花岗起义的过程中,张云逸身上的“福将”精神第一次体现出来了,在阴差阳错之下,他最终捡回了一条命。1911年4月底,800多人的先锋队与两广总督衙门展开激战,战斗的时间持续了很久,尽管先锋队的队员们都非常英勇,可惜敌我实力相差太大,之后,先锋队撤退到了一条巷子里。

  在接下来的和清军的巷战过程中,经过激烈的交战,张云逸一行人被困在了一座民宅里,当时清军在全城各处都设置了哨卡,别说是先锋队的队员们了,就连一只苍蝇都很难绕开清军的哨卡飞出城去。

  夜晚时分,张云逸一行人开始商量对策,毕竟,一直躲在民宅里也不是办法,要是第二天早晨清军开始强攻,甚至一把火烧了这里的话,那他们这些人就绝对没活路了。最终,大家决定把长得瘦小的张云逸精心打扮一番,然后让他去街上打探情况,寻找突围的时机。

  在第二天的早晨,还没等张云逸将打探到的情况带宅里,危险就已经降临到了大家头上。清军采取强攻的策略,民宅很快就守不住了,随后,闯进来的清军惨无人道地枪杀了躲在那里的先锋队的所有成员。

  张云逸当时在街上打探到了一些情况,他正要返宅的时候,一阵杂乱的枪声从民宅的方向传过来,张云逸知道参加黄花岗起义的这些队员们都牺牲了,他非常悲伤。

  不过张云逸并没有丧失理性,他快速走了几步,躲到一群围观的路人中间,清军从人群中耀武扬威地走过的时候,并未曾发现站在角落里的张云逸。就这样,张云逸这位“福将”最终在黄花岗起义中捡回了一条命。

  1925年,广州革命政府所属部队经过统一整编后,统称为国民革命军,张云逸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旅的参谋长,接下来,他率领部队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战役。在这段时间里,还发生过这样的一个小插曲。

  就是在两次东征战役期间,张云逸被调到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独立旅当参谋长,在当时,这支部队是由张发奎率领的。

  东征过程中,每当部队遇到敌众我寡实力悬殊的情况时,或者是遇到其他棘手的困难时,张云逸都会主动站出来出谋划策,他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,让这支部队一次次化险为夷。

  没过多久,张云逸卓越的军事才能就在部队里远近闻名了,蒋介石很快也听到这一条消息,蒋介石当时的想法是,张云逸的自身能力并不限于当一个参谋长,要是只让他在张发奎身旁出谋划策的话,简直就是大材小用。因此,蒋介石准备重新给张云逸安排一个更重要的职务。

  蒋介石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张发奎后,张发奎马上拒绝了,他眼睛瞪得特别大,随后,张发奎紧紧握着电话向蒋介石说道:“总司令,你要是把张云逸调走了,这不就是拆我张发奎的台吗?你就是拿一个师来换张云逸,我也绝对不干!”

  发生这个小插曲之后,张云逸的大名就传播得更广了,部队的战士们都在称赞,说张云逸这位旅参谋长很重要,他是老蒋拿一个师也换不走的。

  1926年10月,张云逸在武汉光荣地加入中国,从这一刻起,他在心中确立起了为事业奋斗一生的远大志向,开始了自己的职业革命家生涯。很多年后,当别人问起张云逸入党的这段经历的时候,张云逸这样说道:

  “你没办法想象当时的社会究竟有多么黑暗,我参加革命不是受了谁的逼迫,我是自愿地放弃一切优厚的待遇,进而选择了中国。正是‘改变中国’这四个字,这个坚定的信仰,支撑着我一直走到现在!”

  讲完这段话之后,张云逸感觉自己的意思似乎还没有完全表达清楚,所以,他深吸了两口气,继续说道:“当时入党的时候,我的年龄已经很大了,薪俸也很可观,我就为了解放劳动人民才选择入党的,没有别的任何目的!”

  的确,张云逸在自己的一生中,一直追随着我党的领导,他先后参加了第二次到第五次的反“围剿”战役,曾追随红军主力大部队进行长征,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,他也多次担任重要职务,指挥了许多著名的战役。

  直至今日,张云逸一直被海南人民视为他们的楷模和骄傲。他用一生的时间证明了自己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胆忠心。

  1929年7月,张云逸启程前往南宁。没过多久,张云逸便顺利打入广西军阀俞作柏和李明瑞所率领的部队中,不仅如此,他还被任命为军官教导总队的总队长。

  同年的10月下旬,在前往百色的路途中,张云逸和第一次见面。12月11日,张云逸和一起在广西组织和发动百色起义。紧接着,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正式成立,之后,遵照中央的任命,张云逸正式担任红7军的军长,担任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。

  百色起义后,尽管红7军刚刚组建不久,但是部队的实力却是不可小看的,接下来,红7军接连击退敌人的数次进攻,最终成功开创了右江革命根据地。1930年秋天,遵照中央的委派命令,红7军行军北上,接下来,这支部队的主力一直在桂黔湘粤边境转战。

  1931年初,经过商量后,张云逸和决定率领部队转战江西苏区,和、朱德等领导的中央红军会合。

  二人率领部队渡过乐昌河的时候,遇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,最终,敌人借着乐昌河,将这支部队分成了两半,东岸和西岸各有一部分。率领着渡河成功的那一部分战士克服重重困难,终于成功摆脱敌人的追击,辗转多个地区之后,他们在2月前后抵达了江西崇义。

  张云逸和没有成功渡河的一部分战士,以及一些后勤人员被敌人堵在了河岸上,认真分析各方面的局势后,张云逸最终做出决定,随后,他率领这一部分战士前往乐昌河上游地区进行休整。

  红军部队的渡河行动失败,而且队伍被迫分成两半,被动的处境让战士们的士气非常低沉,大家都有些沮丧,谁都没注意接下来的计划是怎样的。

  第二天早晨,天起步亮起来的时候,张云逸下达命令,通知所有战士集结到河岸附近的一块空地上。原来,张云逸也意识到部队士气低沉的状况,他准备做一次思想动员,调动一下战士们的积极性。

  战士们被集结起来后,张云逸向所有人提出一个问题,他问道:“亲爱的们,咱们面前现在只有两条路,一条是被敌人彻底消灭掉,另一条是战胜敌人,然后去湘赣苏区找中央红军!大家看一看,我们接下来走哪一条路比较好?”

  很快,几百位战士形成了统一意见,他们大声回答道:“去湘赣苏区,去苏区,找中央红军!”听到大家的这句回答后,张云逸特别高兴,前往苏区追随中央红军,这也是自己的真实想法。张云逸接着说道:

  “对!我们根本就没有两条路,其实只有一条路,那就是去苏区!可是现在到处都有敌人要阻拦我们,要消灭我们,就凭几个连的战斗人员能战胜敌人吗?不能!因此我希望每一位员,每一个革命战士都将自己武装起来,我们要团结一心,共同抵御敌人的进攻,一起渡过乐昌河!”

  有了这一番思想动员,他们扔掉一些不常用的行李,妥善安置重伤病员之后,官兵团结一心,连夜进行急行军,在地方党组织和当地人民群众的配合下,几天之后,他们终于顺利渡过了乐昌河。

  这支部队进入湘南后,敌人也追到了湘南,敌人完全是一副不依不饶的姿态,针对这支部队的围追堵截从来就没有停止过。为了有效应对难缠的敌人,同时尽可能保存部队的战斗力,身为指挥官的张云逸专门想出了一些办法。

  首先,每次出发前,张云逸都会让大家集合,接着进行思想动员,张云逸带领着战士们一起合唱革命歌曲,一起喊口号,他无数次鼓励大家要勇敢顽强,要有坚韧不拔的精气神,要相信胜利终将属于我们。

  另外,具备丰富战斗经验的张云逸还结合当时的详细情况,专门规定了这支部队在行军过程中的休息次数。张云逸强调,在长途的连续行军过程中,部队必须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。因此,张云逸规定这支部队每行军前进20里,就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休息;每前进10里,就进行一次规模小一些的休息。

  张云逸这样的安排是十分科学有效的,这不但可以让整支队伍从始至终保持状况,战士们不至于太过劳累,而且,这样的安排还能给因为种种原因而掉队的战士提供机会,让他们趁着队伍休息的时间抓紧赶路,从而尽快回到队伍当中。

  常言道“人多力量大”,敌人穷追不舍,要是某个红军战士单独掉队的话,可想而知,他所要面对的风险有多么大。

  行军过程中,部队每一次选好宿营地后,张云逸都会首先强调一件事情,那就是烧热水洗脚,这样做对缓解行军疲劳十分有效,这也是张云逸在多次战斗中得来的经验。

  皇天不负有心人,在张云逸的科学安排和英明领导之下,同年的2月中旬,这支部队终于成功摆脱敌人的围堵,进入湖南境内的黄泥潭游击区。

  一个多月很快就过去了,这支队伍在历经千辛万苦后,终于抵达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——永新。苏区军民对他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,穿着单衣过冬的苦日子到头了,他们顺利补充到了棉衣,妥善安置了伤病员,部队也得到了休整。

  后来有人问起这段往事,问张云逸当时抵达苏区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受,张云逸用一句颇为风趣幽默的话回应了对方的提问,他当时说道:“这支队伍中的战士们早就受够了丢失根据地的苦头,到了湘赣革命根据地后,大家都觉得格外亲切,就像回到了娘家一样!”

  后来,张云逸先后担任了红七军军长、中国工农红军最高裁判所委员,以及粤赣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。1934年10月前后,张云逸再次启程离开苏区,跟随红军大部队开始战略转移。

  最后,让我们将话题拉回到这篇文章的开头,在那一时期的淮南抗日根据地,为了不再让战士们继续捡烟头和抽树叶,张云逸向供给部长胡弼亮提出了开办烟厂的建议。最终,张云逸的这个建议有没有实行呢?

  答案是肯定的,由张云逸提出筹建的这家烟厂不仅顺利地开办起来,甚至,当时身处延安的最终都抽上了这家烟厂产出的“飞马”烟。张云逸提出建议后,胡弼亮带着下属进行一番调查,最终,胡弼亮向张云逸说道:“这个烟厂要和当地的烟草公司合资入股。”

  做足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后,1943年3月前后,这家烟厂真正开始生产卷烟。张云逸不仅将这家烟厂顺利地变成了一个股份公司,还专门为产出的卷烟改了名字,改名之前一直叫“神龙”香烟,改名之后就叫“飞马”香烟了。

  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,徐州、济南等地的烟厂还生产过一些“飞马”牌香烟。而上海卷烟厂的名牌产品——“飞马”香烟,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也还在继续生产。

  在那个年代,由张云逸主导的这家烟厂的开办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。首先,身处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战士们的抽烟问题解决了,大家再不用抽树叶和捡烟头;另外,这家烟厂产出的“飞马”牌香烟还成功出售到了敌占区。

  这些香烟在敌占区所获得的所有利润,都被新四军集中起来购买我军需要的钢材和药品等物资,每一分钱都没有浪费,最终全都用到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场上。

  1974年11月19日,张云逸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“福将”在北京生病去世。英雄已去,我们永远怀念他,他为祖国和人民所作的贡献,我们会一直记得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酒炮